姚振華被約談,前海人壽成“三無公司”,寶能到底怎么了?
河南全媒體網訊 核心提示:
1、7月15日,銀保監會的一份《監管意見書》,讓前海人壽和實控人姚振華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根據意見書,銀保監會要求前海人壽立即進行問題整改,已對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姚振華進行了監管約談,責令改正違規問題
2、高層的大變動導致了前海人壽董事會的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目前除了五名獨立董事之外,董事僅余一人。成立十年的前海人壽突然變成了一家“三無”公司——無董事長、無總經理、無監事長。
3、今年一季度前海人壽保險業務收入109.55億元,同比下降78.53%,同期凈利潤為-23.23億元,同比下降441.3%。此外,該公司已連續7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C級。
4、前海人壽如今的困境,或許也與姚振華及“寶能系”今非昔比的境遇密不可分。寶能集團近年來陷入流動性危機,出現兌付逾期、欠薪、裁員等諸多連鎖反應,承壓于多家金融機構。
繼“失聯”風波后,“野蠻人”姚振華因被銀保監會約談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7月15日,一份銀保監會的《監管意見書》顯示,前海人壽公司在公司總經理沈成方和監事陳琳的職務任免中存在治理問題,并對實控人姚振華進行了約談。
隨著總經理沈成方被免職,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人壽”)也正式成為了一家“三無公司”——無董事長、無總經理、無監事長。
在此之前,前海人壽早已危機四伏,風險評級已經連續6個季度為C,董事長職位空缺一年,今年一季度更是巨虧23億元。
作為“寶能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海人壽曾為姚振華提供了充足的“彈藥”,使得其能夠在資本市場四處出擊,攻城略地。
只是如今,“寶能系”深陷流動性危機之中,違約金額上百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曾經風光無限的前海人壽如今又該何去何從?
前海人壽實控人、“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
姚振華被銀保監會約談,嚴禁股東不當干預
盡管已經被保監會“禁業”10年,但姚振華似乎并未真正離開保險業,也并未放棄對前海人壽的控制。
7月15日,銀保監會的一份《監管意見書》,讓前海人壽和實控人姚振華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意見書顯示,近日該公司股東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在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官網發布公告,稱已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臨時會議,免去前海人壽沈成方的公司董事和總經理職務,免去陳琳的公司監事等職務。
經核查,該公司對召開上述會議不知情,會議未按照公司章程和監管要求向全體董事和監事發送通知,且未提前通知監管機構。上述會議違反了《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第七條和公司《章程》第七十一條。
值得一提的是,銀保監會還對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姚振華進行了監管約談。
根據意見書,銀保監會要求前海人壽立即進行問題整改,已對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姚振華進行了監管約談,責令改正違規問題。前海人壽應依法通知各股東、董事會成員,上述臨時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臨時會議相關程序及決議不符合監管規定和公司章程,應立即糾正不當行為,消除不良影響。
意見書指出,要嚴禁股東不當干預公司經營,要求前海人壽股東嚴格執行《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為監管辦法(試行)》等相關監管要求,維護保險公司獨立運作,不得濫用控制權干預公司經營,侵害保險公司的合法權益。
為切實維護公司局面穩定,意見書要求前海人壽落實主體責任,堅持獨立自主經營,落實風險隔離機制,維護公司業務和人員穩定,保障公司資產、資金安全。在前期壓縮業務規模,強化保險資金管控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償付能力,防范化解風險。
7月15日晚間,前海人壽發公告回應稱,公司收到監管部門《監管意見書》。公司堅決落實《監管意見書》各項要求,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依法獨立自主經營,保護公司資產、資金安全。
前海人壽稱,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業務和人員穩定,公司將不斷加強管理,主動優化業務結構,持續提升經營能力,確保公司穩健運行,為全體客戶提供更優質的保險服務。
7月15日晚,據寶能集團官網,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也發表聲明稱,公司作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決貫徹監管意見要求,全面完善前海人壽公司治理,推動前海人壽高質量發展。前海人壽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須嚴格按照《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及前海人壽章程,依法依規行使權利,履行責任,確保公司治理完整有效。
聲明中還指出,堅決扭轉前海人壽經營業績下滑的嚴峻局面,堅決打造高水平管理團隊,堅決保障資產和資金安全,堅決提升經營業績,堅決確保廣大保戶利益,堅決維護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前海人壽已成“三無公司”,一季度巨虧23億元
鳳凰網《風暴眼》了解到,此次銀保監會《監管意見書》中提到的沈成方和陳琳,均為前海人壽“元老”。
此前7月11日,寶能集團發布公告稱,深圳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前海人壽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董事會決議免去沈成方公司董事、公司總經理職務,免去陳琳公司監事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沈成方1966年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曾于2008年至2011年擔任平安人壽總精算師;2012年沈成方加入前海人壽,歷任公司總精算師、副總經理;2018年8月,沈成方獲批出任前海人壽總經理。
同日被免職的陳琳,1972年出生,自2012任前海人壽監事會主席,至今已有十年。
作為公司“元老”為何突然被免職?據財新援引熟悉“寶能系”人士的話稱,此次沈成方和陳琳被免職,與前海人壽自2021年來的業績不好有很大關系。前海人壽的股東層與管理層因此嚴生矛盾。
除了沈成方和陳琳外,去年3月12日,前海人壽董事長張金順以個人原因為由辭職。前海人壽董事長一職已經空缺1年多時間。前海人壽總經理助理王鳳杰亦在1月18日離職。
高層的大變動導致了前海人壽董事會的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目前除了五名獨立董事之外,董事僅余一人。成立十年的前海人壽突然變成了一家“三無”公司——無董事長、無總經理、無監事長。
而高層大地震的背后,或許是前海人壽面臨保費、凈利潤大幅下滑,償付能力告急的壓力。
資料顯示,前海人壽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6億元,同比2020年下降89.85%。今年一季度前海人壽保險業務收入109.55億元,同比下降78.53%,同期凈利潤為-23.23億元,同比下降441.3%。有業內人士統計指出,前海人壽今年一季度的虧損水平位于業內前列。
此外,前海人壽的償付能力和利潤均告急: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66.39%,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0.17%,均接近監管50%和100%的紅線,并且該公司已連續7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C級。
鳳凰網《風暴眼》查詢wind數據發現,前海人壽持倉了多家A股企業,包括華僑城A、南玻A、南玻B、格力電器、天齊鋰業、三友化工、豐林集團、中牧股份等,持股總市值約為145億元。
不過,或許是因為自身償付能力告急,前海人壽近年來通過減持套現的動作頻繁。今年5月,華僑城A發布公告稱,前海人壽于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4月6日減持其股份4869.67萬股,合計套現金額約3.81億元。
“寶能系”風雨飄搖,前海人壽何去何從
前海人壽如今的困境,或許也與姚振華及“寶能系”今非昔比的境遇密不可分。
對前海人壽進行股權穿透后能夠看出,“寶能系”總舵主姚振華通過層層持股,牢牢掌握著前海人壽最大話語權。天眼查數據顯示,其持股前海人壽的總股權比例超過40%。
股權穿透情況(鳳凰網《風暴眼》制圖;數據來源:天眼查)
2015年,一貫低調的姚振華利用鉅盛華、前海人壽先后三次舉牌萬科,至當年年末,寶能系持有萬科近四分之一股權,躍升為第一大股東。
雙方的股權爭奪隨即在資本市場上引發了一場關于險資舉牌的腥風血雨,南玻A、格力電器等多家上市公司彼時均被姚振華這個保險“巨鱷”視作意欲吞下的“食物”。
有數據統計表明,至2016年7月,“寶能系”至少拿下了包括萬科在內共9家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累計持股市值超700億元。
姚振華昭然可見的野心很快引起監管注目,轉折由此出現。
2016年下半年,前海人壽因萬能險業務不合規連續受到監管處罰。然而監管的介入,非但沒有令“寶能系”停下腳步,反而加速了舉牌節奏。
2016年11月17日至28日,前海人壽在二級市場僅用8個交易日迅速買下了格力電器4%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第三大股東。
這一動作徹底惹惱了資本市場。保監會派調查組進駐前海人壽調查險資來源,隨后前海人壽寫下“保證書”,承諾不再增持格力電器并逐步擇機退出。
2017年2月,保監會列前海人壽險資違規“六罪狀”,“野蠻人”姚振華被禁入保險業10年,這場舉牌大戲由此落下帷幕,資本市場回歸平靜。
時間來到2021年,姚振華和他的“寶能系”在消失了一段時間后重回大眾視線,但此番卻再無昔日“壕氣”,而是被曝光“業務停滯、出信托和理財產品逾期、欠薪裁員”等一系列負面消息。
鳳凰網《風暴眼》此前曾在系列報道中指出,“寶萬之爭”結束后,“寶能系”豪擲千億切入汽車賽道卻收效甚微。加之為造車大舉圈地又遭遇房地產政策趨嚴,寶能集團現金流愈發吃緊。由此引發欠薪、裁員等諸多連鎖反應,承壓于多家金融機構,“寶能系”多家公司爆發流動性危機。
寶能汽車員工帶著帳篷前往辦公點討薪(圖源:網絡)
為盡快回籠資金,寶能不得不多次減持手中股票。鳳凰網《風暴眼》梳理發現,根據最新公告,“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及鉅盛華共出現在26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市值約為147億元。其中鉅盛華目前僅持有華僑城A一家上市公司0.45%股權,持股數量3700萬,對應市值2.03億元。
除此之外,去年10月,寶能集團還將旗下包括總部深圳寶能中心在內的價值千億元的多個資產打包出售,以進一步“回血”。
不過,上述資產目前仍在處置過程中,究竟能給寶能帶來多大程度的紓困作用還未可知。
值得注意得是,進入7月,本就麻煩纏身的寶能再添“煩惱”。7月1日,阿里法拍平臺顯示,此前平安銀行申請的對寶能多套物業進行拍賣的申請突然被撤回。據悉,撤回原因是上述房產在房源性質、稅費等問題上存在爭議。這也就意味著,寶能的還債進展再度受阻。
去年10月,姚振華曾公開表示,“寶能有能力、有實力在兩到三個月內徹底走出困境”。然而三月又三月,時間不斷向前,寶能至今仍未走出困境。
不知道每當深夜降臨,姚振華是否會暗自感慨,曾經的預判,似乎過于樂觀。
參考資料:
1、《旗下千萬豪宅法拍撤回 寶能自我紓困遇阻丨公司》,中國房地產報
2、《姚振華減持800億市值地產巨頭 寶能系A股“購物車”已大調整》,證券時報網
3、《“三無公司”!“賭性更堅強”的姚振華跟他的前海人壽,還能再贏一次嗎 》,保觀
4、《前海人壽高層大地震 一季度巨虧23億元》,新快報
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